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google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google. Show all posts

Sunday, June 16, 2024

对Google产品的一些吐槽

我发现Google Maps里我常用的一个功能 – Google Maps Timeline 更新了。更确切的说, Google Maps Timeline 的网页版被终止了,现在只能在Android / iOS app里看到自己的路线。想到近期使用Google 各种产品的问题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频繁,我今天就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集中吐槽一下。


Google Maps

我从十年前就在Google Maps上开始存储和查看我的路线和足迹,如今在Google Maps的网页上看不到,而使用Google Maps Android app查看timeline的体验很不好,连放大/缩小/拖拽地图的基本功能都做不到,很失望。

除了Timeline 网页版被取消,Google Maps Android app 也有问题。前阵子突然有一天,我发现app里我在地图上保存的地点全部消失,赶紧报了bug。后来才发现我的app设置被更新,我保存的地点默认被隐藏。

Link: Google Maps location history change rolling out, Your Timeline on web going away



Google Local Guide

我曾经热衷于在Google Maps上给去过的地方写review,这样我可以记录下自己去过哪里体验如何,还可以通过提供review帮助别人,而且自己也很可以因此攒积分升级。但是去年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的账号被封了,而且是默默地封,我没收到任何通知,也不知道原因。如果不是我去Google Maps Local Guide上查看,我都不知自己账号被封。我知道后赶紧找客服申诉,过了一段时间终于解封。我依然不知道被封原因,可能被后台机器学习把我判定成可疑账号?当我的账号被封,我认为我应该收到通知,说明原因,而不是这样默默封掉。


Google Podcast

Google Podcast是个轻量级播客软件,页面清爽,下载简单,我以前常常用它来听播客。今年它被合并到YouTube Music里了!如果它被合并到YouTube Music之后使用体验没啥变化,我也ok,少了一个app也挺好。但是,合并之后,我觉得效果并不好。我几次尝试在YouTube Music使用播客服务,发现用户流程变化很大,想查找一个播客或频道,需要更多的步骤,而且常常搜不到,搜索历史也很混乱,播客跟歌曲混在一起,很疑惑。

Link: 


YouTube Music

YouTube Music也有问题。上个月它未经我的允许,在后台默默下载100首歌曲,使用的是手机流量,而不是Wifi。而这100首歌曲也不是我保存或者收藏的歌曲,而是它认为我可能会喜欢的歌曲。我认为这是个很大的bug – 我没有更新过app里的设置,而它没有经过允许,在后台消耗我的流量,电量和内存空间。我之前多年从来没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。


YouTube

我每天在手机上使用时间最长的app就是YouTube。YouTube每次有大更新,尽管刚开始不适应,最后我也能花一些时间慢慢适应。但是,这次的更新我却一直不习惯。最近YouTube的播放页面上控制播放暂停的悬浮窗不能自动关闭,我必须点击右上角的x按钮才能关掉。我以前的习惯是点击任何空白区域,或者等待几秒,悬浮窗就自动关闭。如今我必须多操作一步,而且需要点击特定的按键,还有误触旁边按键的可能。另外,YouTube app bug不少,我常常在播放页面和下载页面看到奇怪的屏幕布局,需要重启app才能复原。


Google One

我认为Google One的用户体验也很糟糕。它的核心功能 –  容量管理非常不清晰。我常常收到警告说容量不足,family storage即将用完。我却找不到在哪里可以查看自己在 family storage占用多少容量,它也没告诉我我应该删除哪些内容可以释放容量。我尝试在Google Photos里删除很多照片和视频,但是我也看不到删除这些到底有多少作用。我甚至怀疑,Google One “增加删除照片和管理容量的难度”是刻意的,这样才会让更多的用户因为难于管理容量而直接花钱买更大的容量。

Link: Does Google purposely make freeing up storage space difficult to sell additional storage space or am I missing something obvious?


Google Blogger

顺便说下Blogger,它可能是个被放弃的产品,多年以来也没啥更新。我自从2005年以来所有的博客都迁移到这里,我只希望Blogger不要突然被关掉,能给我个备份和迁移的时间。

Link: Blogger review – everything about Google’s blog platform


Google Pay

最后还想提一下Google Pay ,也是Android Pay, Google Wallet, GPay, 名字很多,版本很多。这是个我曾经看好,认为大有潜力和作用的产品。但是因为各种奇怪 (我认为是失败) 的决策,经过6,7年的迭代,一次次抛弃旧app重写新app,却又回到原点,一言难尽。

Link: Google Pay replaced Google Wallet — now it’s going away to make room for Google Wallet


我曾经特别喜欢探索和使用Google的各种产品,每次发现一个新功能我都感到惊喜,还常常跟身边的人推荐。如今,我却发现很多好用的功能被砍掉,还有一些已有的功能也越来越不稳定。今年Google I/O新发布的产品总要跟AI扯上关系,我感觉没什么亮点。目前我还会继续使用Google的产品,但是热情和期待降低了。

对Google的产品越来越失望,是Google变了,还是我变了?


read more ››

Monday, May 28, 2018

2018跳槽小结

谈谈最近的一次工作变动经历。

结果

Offer: Google, Pinterest, Square
Rejection: Credit Karma, Dropbox, Airbnb, Snapchat, Facebook
Withdraw: Uber, Stripe

面试体验

Uber

Uber的体验不是很好。电话面试的时候,小哥有点儿心不在焉。Recruiter也很不上心,约好时间打电话,结果电话没打来,直接发个邮件说“我们通过电话,这是你的准备材料”,我回邮件说我没有接到电话,她却说打电话没人接,就直接发邮件来了。还有一次followup的邮件,直接把我的名字写错成一个另一个人。如果recruiter的态度这么无所谓,我猜即使拿到offer她也不会努力给我争取好的package。加之没什么时间,我就决定不去onsite了。

Stripe

这家公司电话面试体验不错,提供class的框架,让你实现一些功能。然后面试官提出更多需求,然后你需要修改代码,去满足需求。电面过了,但是也是因为没时间,而且公司的规模比我的期望小,就没有去onsite。不过我对这家公司的印象很不错,而且看到很多牛人都在那里,前景看好。

Credit Karma

电话面试小哥手下留情给过,onsite挂。
这家公司电面既面了coding又面到了OOD。onsite一下午面4轮没有饭,因为是近期第一次面试(上次面还是在2014年底),也没什么时间准备,面的不好,草草了事。一轮算法和扩展,两轮android,一轮和manager聊。不过这次面试下来,开始学到怎么跟面试官交流,也不那么怯场,确实攒到不少经验。整个面试体验还不错,公司办公室在三藩union square附近,办公室内部跟大多数IT公司一样,零食饮料种类挺多。面试官也比较认真,给个好评。

Square

感觉方块儿这家公司面试题最有意思,也最实用。
电面难度不小。onsite一共六轮,2轮coding + 1轮project deep dive + 1轮design + 1轮hiring manager。coding题目都不是特别难的算法,不过和面试官pair programming,需要一些交流,,而且每一轮面试都有很多的followup,要不停的改代码,build和run。coding比较有挑战性,而且着重考察实现,我觉得很好。公司在三藩market street上,外面不是很安全。午餐需要收费(员工需要交税钱),而且也不太好吃。加之offer的package并不太有竞争力,所以只好忍痛拒掉。
Square的抹茶拿铁

Dropbox

食堂还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!
电面不难,好像题目多年没有变过。onsite一共四轮architecture design + coding + all around(past project) + coding。感觉自己主要栽到第一轮系统设计上了,实在没经验,没有答题思路,就比较被动。第一轮下来之后就知道自己没戏了,之后也好放松发挥。最后一轮coding其实是算法和系统设计的混合体,难度不小。公司的饭非常好,有摆盘的寿司,摆盘的牛排,还有中餐,各式smoothie,新鲜椰子,各种甜品,想不吃胖都难,只是高峰期排队比较恐怖。公司内部环境也不错,设计好看,还有图书馆,供员工安静办公或者休息。地理位置优越,离caltrain站走路距离,不过听说未来要搬走了。

冰箱里应有尽有
Dropbox图书馆

Pinterest

北美小红书。
电面和其他三藩公司一样,都是需要成功build&run的。onsite的时候,是和之前电话match的组面试,主要是组员通过面试情况看愿不愿意和你一起公事。一共四轮,android coding + problem solving + coding + android design。android coding那轮我表现的一般,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。在大公司久了,只是实现一部分的功能,很难有全局观,也就不容易从基础开始搭框架。problem solving和coding基本都是考验算法和代码能力。还好面试官都非常友好,而且他们乐于交流。最后还发了一点小礼品,杯子赞,面试体验很不错。
面试那天,他们刚刚搬到新的办公楼。跟caltrain站只差一个街区,位置非常方便。而且因为是新楼,各方面设施都很新很不错。
offer给的也很快,package数字也有竞争力。只是感觉那个recruiter有时候特别凶,一直催,谈offer也没什么上升空间。因为要等别家结果,还是拒掉了。

Airbnb

三年前悲剧,这次也没能幸免于难。
面之前准备很久,志在必得。早就听说他们对culture fit非常重视,也准备了一些公司文化相关的东西。电面题不难,顺带问了一下android的知识。onsite非常累,2轮coding + design + experience + 2轮culture。面下来结束之后累的都不想说话了。coding还可以,design感觉被坑了。design那轮面试官是个印度哥,那天因为春节公司里面舞龙舞狮特别吵,我们交流不是很好,然后他还问了很多scale的问题,我一再强调我的背景是mobile他也说没事,所以面完自我感觉良好。奈何recruiter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挂在这里(好像还有一轮不太行)。
本来看同事纷纷跳到airbnb,我本来觉得公司肯定也不错。但是面完试下来感觉公司文化没有那么吸引人。公司办公室离caltrain站走了20多分钟,距离相对有点远。而且食堂的饭并不好吃。哈哈,权当是自己没拿到offer的安慰吧。

Google

面试中规中矩。
recruiter非常认真负责,也能按照我的意愿做出一些调整。可能因为LinkedIn的背景,他帮我跳过了电面。onsite他给安排了5轮算法,这样不用面design也挺好。onsite的时候运气爆棚,遇到很多态度很好的国人。中午的lunch interviewer印度大哥人也很好。总之整个体验还不错。
不过google面试给结果是出了名的慢。先是recruiter发邮件恭喜我说是positive feedback,然后要过hiring committee,然后host match,然后vp签字,这个流程下来,得要两周。之前几步终于过了,最后就是谈offer。在这里,出现了问题!之前给力的recruiter突然转行做PM了,给我安排了个从来没接触过的recruiter。刚开始给的offer果然。。。非常低。比我刚到LinkedIn的还低!那时候我已经拒了pinterest和square,没有别的offer,很没有底气,内心是崩溃滴。只能跟她说我非常失望,说了个expectation。还好最后争取了一些,不过确实也一般了。。。哎硬伤在于没有competing offer。

Snapchat

面试体验很不好,不去也罢。
电面不太难。onsite却很随意。一下午面5轮,没有饭。第一轮是讨论career和一道算法,第二轮是算法,第三四五轮都是android design。每个面试官出题都挺随意的。答题说的我口干舌燥。感觉自己面的一般,最后被拒也不太意外。
通过这个面试,我感觉snap三藩管理有一些混乱。没有具体的组,给report的manager不一定一起会做project,人员内部流动性很大。办公室的meeting room没有窗户,房间也很小。recruiter也不是很上心,我一直跟他说想面general的职位,经过几次邮件他说终于找到了职位。然后我面试当天才知道还是android职位。recruiter给feedback也很混乱。面试一周后,一个我没见过没聊过的人直接跟我打电话说我被拒了,而这时一直联系我的recruiter居然不知道。又过了几天,一直联系我的recruiter也给我打了电话,把我拒了。他们recruiter之间也没有联系吗?合着把我拒两次?这种公司,不去也罢。。

Facebook

加面之后,悲剧。
看到有同事没有电面直接去onsite,我尝试着问能不能跳过电面,recruiter问了一下果然把电面略过了。onsite不难,2轮coding + 2轮design + 1轮coding和聊天。就是我不幸面了两轮design,一轮不计入成绩,这轮为了内部培养他们面试官。后来recruiter说面试还行,就是design需要more stronger signal。几天后我又开去fb加面了一轮design。下午去fb停车太难了。。没车位!只好开去另一个楼,valit parking。又冒雨,长途跋涉走到之前那个楼。差点迟到。。面我的是个instagam工程师,问了一些我不太熟悉的东西,可能还是准备的不够充分。这么辛苦,还是悲剧了。没什么好说的,继续加强吧。

心得

战线不要拉太长

在职跳槽真的很累。白天上班累,下班之后脑袋都死机了还得去刷题。加上电面要耽误上班时间,onsite更要请假,不容易啊。。出去旅游,出去吃饭,出去玩之前,还都得三思是不是需要很多时间。所以最好三个月内搞定,长痛不如短痛。

面试顺序很重要

可以拿一两个不是特想去的公司练手,找手感。另外,google最好要先面,因为它的时间太长了。一些startup最好晚一点面,因为他们可能是组里招人,需要很快答复。

积累在平时

准备面试的时候,发现自己短板很多。这些东西其实在日常工作中,都能慢慢积累的,所以在工作中学习还是很有道理的!

这次跳槽经历我给自己打80分。2017年年底开始准备,2018年1,2月面试,3月谈offer,4月休息,5月离职。时间还是有点长了,怎一个累字了得。
新的征程开始了,加油加油~








read more ›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