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dnesday, March 12, 2025

2025年春季广东福建之行

最近一直想去广东福建感受一下,终于在今年二月成行。这次旅行历时2个星期,从广州到顺德,再到潮汕地区,然后继续北上去泉州,最后在福州结束,不虚此行!

潮汕名菜 - 炭烧响螺


广东

第一站,广州。广东的汉族主要有广府,客家与潮汕三大民系,广州大部分是说粤语的广府人。我发现在广州讲粤语的人比我预想的要少,在饭馆吃饭的时候常常听到邻桌讲普通话,可能是由于我住在天河区的关系?在广州我见到了初中老同学,十多年不见,畅聊好开心,他在南航做飞行员,我才知道飞行员的风光背后要承担很大的压力,由于天价违约金也不能轻易离职,不容易啊。

100多年前的广州通草画

陈家祠局部

小蛮腰


第二站,顺德。食在广州,厨出凤城,顺德美食我早有耳闻,但不知道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还是我逛的区域过于商业化,我感觉顺德的美食没有特别惊艳。不过我很喜欢逛顺峰山公园,好多本地人在那边散步,跳舞,画素描,还有一家人在湖边露营,他们点了好多奶茶,在帐篷旁边看书,唱卡拉ok,特别生活化。三洲市场的早市让我印象深刻,那里真是什么都卖,在那儿我看到了各种蛇,还有各式各样且数量巨大的鸡鸭鹅,给我不小的震撼。顺德老牌酒店仙泉酒店的早茶好实惠,平日每样点心都是9.9元,也很地道,很多当地老年人过来叹早茶,还没开餐的时候他们就找个桌子坐下,泡上自己带的茶,用粤语聊天,不同桌的人也能聊到一块。相对广州我感觉顺德的粤语含量高很多。

顺德清晖园的乌龟

顺峰山公园惬意的露营一家人,喝奶茶,唱k,看书


第三站,潮汕地区,我们在汕头,揭阳和潮州玩了一周。

在汕头最难忘的是一家茶馆,路上偶遇这家茶馆,我查了点评看口碑不错就预约了宋代点茶体验,收获满满!我第一次尝试点茶竟然能打出丰富的茶沫,还体验了茶百戏。和老板畅谈,能看出他是个有情怀,有坚持,也有审美的人。他说茶馆原本开在小公园,他喜欢和街坊邻居喝茶闲聊,后来小公园成了网红景点,虽说生意更好,但他难以接受游客只是打卡拍照不尊重那一杯茶,所以搬出了小公园。

在揭阳我有幸遇到潮汕一大传统习俗 – 营老爷,他们把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到街上游行一天。这一天我感觉全城的人都出来了,人山人海,放礼炮,舞龙,极其热闹。

在潮州我们住民宿老宅,据说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清代老宅曾经是清朝一个五品大员的官邸。除了建筑本身就是文物以外,房子里还有很多老物件,我住在这儿既能亲身感受潮式建筑风格,还有穿越时空之感。民宿里有三只猫,他们的名字也有意思 – 钱多多,花不完,金不换,其中金不换跟我最亲,我每天回民宿的第一件事就是陪ta玩,离开潮州那天除了美食我最舍不得的就是那几只小猫。

潮州金漆木雕 -- 虾蟹篓

我的点茶作品

揭阳营老爷

揭阳老城骑楼一景 -- 修自行车

揭阳老城骑楼一景 -- 买菜

潮州民宿

民宿猫猫“金不换”


福建

第四站,泉州。付费订阅了播客“来去泉州”,在播客每集开头我们去到指定地点,跟着主播的讲解边听边逛,逛了蔡公祠,洛阳桥,开元寺,关岳庙,天后宫,收获满满。在开元寺我感受到了多元宗教的融合,这个佛教寺庙里有很多印度教的影子,另外斗拱飞天“迦陵频伽”形象也很特别。

第五站,福州。由于晋朝的“衣冠南渡,八姓入闽”,我和很多福建人都是半个河南老乡。现在林姓、黄姓、陈姓、郑姓比较多,我发现很多广东人和福建人都姓陈,神奇。三坊七巷是福州传统的社会高层人士聚居区,林则徐,严复,冰心都曾住在这里,在那里我们跟着志愿者讲解员参观了几个宅子,学到不少关于福州历史和古建筑的知识。一起听讲解的还有一家三口,感觉小女孩对这些很感兴趣,真好。

在福州的时候,我临时起意去莆田玩了一天,中午随意找了一家海鲜店花30元尝试了正宗的莆田卤面,卤面里有红菇,鲍鱼,新鲜大虾,还有很多海蛎,汤鲜味美,而且太实惠了!第一次尝试莆田菜还是在新加坡的莆田餐厅。在路上我发现传统建筑的房顶上都有好多砖块压着,比较特别,不知道是不是莆田特色?

姜母鸭

蔡公祠一角,蔡襄的字

498元一碗的佛跳墙

三坊七巷一角,“知鱼乐处”还是“处乐鱼知”?

莆田卤面

房顶上压着砖块

莆田的爱心饭堂,给有需要的人免费提供饭菜,店里还张贴很多寻亲海报


游过广东和福建,我发现两个地方有不少相似之处。比如他们建筑风格相似,潮汕地区的五行山墙和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类似,还有潮汕传统建筑的嵌瓷和闽南地区的剪瓷雕可能是同一种东西。再比如潮汕人和闽南人的宗族意识都很强,在那边我经常看到各种捐款修建的祠堂,医院,学校,道路,甚至集资请剧团来表演给村民看。另外,潮汕和闽南的华侨都很多,在这两个地区我逛了很多华侨博物馆,比如广州华侨博物馆,广东华侨博物馆,泉州华侨博物馆,福建华侨馆。在华侨博物馆我学到好多知识,比如很多唐人街牌匾上都有孙中山题字的原因,广州永安堂和新加坡虎牌万金油的关系,红头船,侨批,海外商会,等等。而且我发现新学到的知识跟我之前的经历都有联系,比如去过的各地唐人街,在海外看到的华人商会,体验的新加坡春节习俗,甚至秘鲁的中餐Chifa。另外,在汕头我们在电影院看了唐探1900,“切题”了哈哈。

潮汕嵌瓷,汕头,可能是老妈宫

福建剪瓷雕,泉州,可能是天后宫


这次旅行让我更加确信很多东西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感受 – 比如民俗活动营老爷的人山人海,比如潮汕粿条汤的猪杂有多新鲜,比如古建筑上石雕嵌瓷的精致。到了广东我才发现,肠粉不只是淋酱油,还有很多种吃法,比如普宁豆酱味的,或是盛在碗里淋满芝麻酱的,都特好吃,让我念念不忘。我喜欢的肠粉,皮要薄薄的,皱皱巴巴那种,馅料要满满的,最好有豆芽白菜,这样口感最好。

说到吃,我想说,广东真好吃!广州的肠粉,煲仔饭,糖水,竹升面,有锅气的干炒牛河,牛杂,我都喜欢。潮汕的美食也出乎意料的美味,主打一个新鲜 – 鲜牛肉火锅的各个部位的牛肉都太嫩太香;粿条汤里的新鲜猪杂一点也不腥骚;普宁豆酱的肠粉和淋芝麻酱的生蚝肠粉都非常美味;生滚粥和海鲜砂锅粥味道鲜美;做法奇怪的我以为会吃不惯的鱼饭,当我体验之后才发现鱼肉确实鲜甜好吃(带鱼第一,那哥鱼第二);澄海的卤鹅是一绝,粉肝,鹅肠,狮头鹅鹅头没有不好吃的,尤其是卤鹅粉肝的口感和味道大赞;油条蘸粿汁口感很棒;我每天晚上都来一份糖水,最爱还是放了红豆的双皮(水牛)奶;潮汕的鱼生新鲜配着配菜很爽口。但是要小心生腌,在揭阳吃到的生腌三目蟹让我腹泻了好几天,后来还不幸发烧。

就此止笔,否则晚上要馋的睡不着觉了!

薄皮皱巴的肠粉

普宁豆酱肠粉配猪杂粿条汤


鲜牛肉火锅

鱼生 - 金鲷+沙卢虾双拼

潮州的麻酱肠粉

汕头澄海的卤鹅,绝了!!


read more ››

Tuesday, December 31, 2024

2024年小结

2024 回顾

辞旧迎新,回顾年初计划,我对自己的完成度还比较满意,虽然没有全部达标。

个人

  • 培养运动习惯。前三个季度完成了每周运动两次的目标,第四季度大约一周一次。
  • 坚持极简。今年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东西没有之前那么臃肿杂乱,而且最近开始卖闲置品。
  • 找到了喜欢的生活状态 – 逛博物馆和泡图书馆。
  • 内心挣扎。从年初开始我的心理状态变得很差,包括关于各个方面的同侪压力,感到孤独,对年龄的执念,还有对未来没有希望。我常常问自己:什么才是做有意义的事?我的人生是否已经定型?我是不是能在别的领域做的更好?找不到答案,只感到自己贪心,拧巴,无奈。虽然最近有所改善,但依然没有排解。


家庭

  • 和小刘买房,装修,搬家。装修真是费心费力费钱,还好我对新家比较满意。
  • 坚持定期财务小结。
  • 父母来美国小住2个多月。帮爸妈办理各种证件,带爸妈去夏威夷旅行。
  • 为父母安排越南邮轮旅行和兰州旅行。


学习

  • 完成 20节英语课程学习。
  • 完成 UX Bootcamp 基础课程学习。
  • 参与2个真实项目的UX设计。


娱乐

  • 国际旅行。春季回国[2024年2月青海之行]; 秋季回国 [2024秋季回国小记];日本东京旅行,第一次独立旅行和住胶囊旅馆;新西兰旅行。
  • 美国境内旅行。包括New Mexico, Las Vegas, Chicago, Arizona, Hawaii。
  • 读书15本。其中人类简史这本书印象最深,引发思考。
  • 今年逛的博物馆有40多个。我开始对印象派画作感兴趣,也喜欢上逛博物馆。
  • 建立自己的阅读影音清单和旅行清单。


工作

  • 终于熬过一年。


亮点

  • 碰巧入镜知名博主滇西小哥的视频 (播放量400万)。[YouTube Link]


其他 -- 医疗费用吐槽

今年我受够了医疗账单之苦,所以我要单开一段来吐槽不透明的医疗费用。今年看了很多次医生,账单方面收到很多惊吓。无论是年度体检,看牙,普通看病,做MRI,有5次都收到了意外的账单。本不需我自费而要我补交的总金额超过2000刀!有的是体检常规验血额外收费(往年保险是包括体检验血的),有的是医生预估价和最终价格完全不符(比如做MRI我当场付清预估的100多刀,但是后来的账单要我再自费1000多刀),有的是保险公司拒绝账单让我全部自费,等等等等。我除了花钱,还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跟医院和保险公司打交道,投诉。有的追诉回来了,有的没了下文。生气,无奈。


2025 展望

个人

  • 坚持多运动。每周至少2次运动,根治颈椎痛。
  • 少接触手机和社交网络。
  • 继续极简。精简文字。
  • 尝试交朋友。


家庭

  • 和家人定期联络。为父母安排旅行。
  • 关注财务状况。定期财务检查。


学习

  • 继续英语学习。从感兴趣的视频入手,培养看英语视频的习惯。
  • UX学习。定期练手,锻炼UX思维。
  • 坚持读书习惯。写一点读书笔记。


娱乐

  • 看电影。留下一两句观后感。
  • 继续旅行。如果可能,去潮汕地区看看。


工作

  • 平衡工作生活。分开两者,调整好心态。
  • 在工作中寻找成就感。


希望我能在2025年找到内心的平静之地,就此止笔。 

-- 2024-12-31 于 Pleasanton


漆扇,鸣沙山,敦煌

 

read more ››

Thursday, October 3, 2024

聊聊逛博物馆

 这两年我开始喜欢上逛博物馆,9月回国又打卡不少博物馆,所以打算写篇博文,聊聊体验和心得。

相比于不找讲解或选择付费的官方讲解,我觉得跟着志愿者讲解能收获更多

  • 很多志愿者是真心热爱历史和文物,讲起来特别有热情,不像官方的那么中规中矩(背课文)。
  • 他们时间比较充裕,讲的内容会更多,还常常能延伸到其他知识。
  • 志愿者特别愿意回答问题,而且很乐意跟大家一起讨论,交流自在。


我逛博物馆的一些小经验

  • 提前做点功课,比如去之前稍微了解一下有哪些必看的展品。我对中国山水画不太懂,所以去浙江博物馆看富春山居图之前,特意看了些关于这幅画和黄公望的纪录片。这样再去看真迹时,心里有数,感觉欣赏起来更有意思。
  • 提前查好志愿者讲解时间,计划一下。如果讲解还有一个小时,我会先自己看看馆里的重点展品,这样听讲解时,我就不用跟大家挤着看,轻松多了。
  • 热门的博物馆最好赶早到。刚开门人少,环境安静,能更安静地欣赏。
  • 存包很有必要。轻装上阵,两手空空,一身轻松,逛起来会舒服很多。
  • 带点吃的。有的博物馆不允许中途出去,馆里的餐厅又贵又不好吃,自己带点吃的省时省钱。


这次回国逛的几个亮点博物馆

  • 金沙遗址博物馆高于预期,是个惊喜。去之前我对金沙遗址一无所知,也不知道它和三星堆的关系。上午10点跟着志愿者走了一趟,全程将近2个小时,从遗址发掘现场到4个展馆。这位志愿者讲解得很好,内容非常全面,我也学到很多新知识,比如只有金沙和三星堆使用完整象牙进行祭祀;金沙的玉璋数量是全国第二,仅次于良渚;金沙和三星堆的文物有很多相似之处,比如金沙的黄金头带纹饰和三星堆的黄金手杖的纹饰很类似,都是鱼、鸟加上箭头;金沙的十节玉琮其实来自杭州的良渚文明,经过1000多年才到成都地区;太阳神鸟金箔的制作难度即使放到今天也很高。我在金沙学到的很多知识都和前几天在三星堆的知识积累联系上了,不虚此行。
  • 湖北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真是太精致了,即使放到现在看,我觉得也是顶级的艺术品。另外,湖北博物馆有一些展品正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展出,巧的是我们今年3月刚好去那边参观,当时还看到了这些“出差”的展品,“梦幻联动”。
  • 浙江博物馆。很幸运我们这次碰上了限时展出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。我排了三次队看了三遍,还是看不够。和台北故宫的无用师卷相比,剩山图短了一些,而且画里没有人物,但依然非常震撼。博物馆里还循环播放着富春山居图的动态演示,我可以坐在那里欣赏很久。
  • 西北地区的几个博物馆,比如甘肃博物馆,吐鲁番博物馆,敦煌博物馆。因为干旱,文物保存得特别好,很多文物都很完整,简牍上的文字也非常清晰。我还能看到2000多年前的小麦和1500年前的馕,神奇!我记得在吐鲁番博物馆看到卜天寿《论语·郑玄注》抄本,是一位12岁唐朝学生的家庭作业,上面还有学生写的打油诗 “书写今日了,先生莫嫌迟,明朝是假日,早放学生归”,看到一千年前的学生也想早点下课,太有意思了!

不知道怎么给这篇博文收尾,就用这次回国在博物馆拍的一些照片做结吧!


越王勾践剑

齐白石的虾

徐悲鸿的马

圣旨

元青花四爱图梅瓶

读者博物馆展示的第一本读者文摘

八斯巴文

莫高窟忍冬纹莲花砖

玉门关遗址出土汉简

花砖上的人可能是粟特人?

哈密博物馆展示的各种哈密瓜

三千年前的织物

两千年前的小麦

卜天寿《论语·郑玄注》抄本 - 唐朝学生的作业,上有打油诗 “写书今日了,先生莫咸池。明朝是贾日,早放学生归。”

青铜大立人

三星堆文物

三星堆文物

没见着乐山大佛真迹,在乐山博物馆看到了复制品

金沙遗址面具

金沙十节玉琮

太阳神鸟金箔

汉代说唱俑,笑呵呵的

浙江博物馆的玉琮王,形制很大而雕刻又很细腻

春秋时期的越王者旨于睗剑,剑柄的绳子居然还在

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真迹

中国印学博物馆,吴昌硕的几枚田黄石印

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大厅很有设计感设计

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的沙飞船,360度环幕很惊艳

郑州出土的象牙,古代河南地区有大象

郑州博物馆的九鼎八簋

夏朝的爵

这对话有点意思







read more ›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