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看了几个书和影视作品,它们之间有些联系,而且都和中国近代史有关。
我先是读了陈冲的《猫鱼》,书里她提到不少拍摄《末代皇帝》的趣事。我就顺势把这部电影《末代皇帝》找出来看。真正看完后,才明白为什么它能拿下9座奥斯卡大奖(9提9中)—— 从主角特殊的身份,到电影独特的叙事方式,配乐,光影和各种意象(比如布和光影)的运用,都让我觉得名副其实。
![]() |
| 末代皇帝 |
电影《末代皇帝》是根据溥仪的自传《我的前半生》改编。看完电影后,我又找来了这本书来看。读完才对溥仪的一生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一些更立体的认识。我觉得书里溥仪对自己内心的剖析挺坦诚的,他写到自己从小崇拜西方,被赶出紫禁城后依然渴望重新当皇帝,以及在伪满洲国时期为了保命而对日本人谄媚讨好,感觉有点讽刺又让人唏嘘。在这本书里,我也能从一个皇帝的视角看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另一面,比如慈禧太后,摄政王载沣,郑孝胥,罗振玉,袁世凯,张作霖等。只是这本书是在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下经过审核才出版,所以我对于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期间的经历和思想转变,有多少是真心话,真实性可能得打个问号。我想起2023年去长春玩时,还专程去伪满皇宫参观,看看当年溥仪生活和办公的地方。
![]() |
| 在长春的伪满皇宫 |
![]() |
| 溥仪的“我的前半生”的手稿 |
为了更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,我又去看了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。电视剧一开始讲的是清末的屈辱历史,看得我真是憋屈!原来甲午海战中国损失那么惨重,马关条约就是在那之后签订的。那时候中国不仅把台湾等地割让给了日本,还赔了两亿两白银。为了减少赔款,清政府还得低声下气地和各国谈判。我记得去年我在东京的国立公文书馆还亲眼看到过《马关条约》的原件,日本那边称它为“日清讲和条约”(也叫“下关条约”)。电视剧后半段讲的是孙中山多次起义,他和黄兴之间的革命友谊,还有宋教仁被暗杀的情节,也讲到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上位,把溥仪赶下台,当上临时大总统,最后到称帝。那些以前只在历史书里看到的名字和事件,在剧里都变得立体。看完我才发现,原来中国在民国初年还实行过议会制度,还有总理和内阁,虽然很短很乱,但也真实存在过。
![]() |
| 我在日本看到的马关条约原件 |
看完《末代皇帝》《我的前半生》和《走向共和》,就像是从不同角度重新拼出了那段动荡的历史。从影像到史实,我重新理解了近代中国。
这几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一些经典的老影视剧。我也重温了各种谍战片,比如《潜伏》《风筝》《红色》《黎明之前》《悬崖》,还有一些宏大历史叙事的剧集,比如《康熙王朝》《雍正王朝》《汉武大帝》《少帅》。这些剧让我能把零散的历史片段和人物串联起来,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中国历史的变迁。
看着这些故事,我才慢慢明白,历史其实离我们也不远。


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